2018/12/03

一樣都是 PM,Project Manager 跟 Product Manager 有什麼不一樣

英文縮寫 PM 有兩種,一個是比較常聽到的 Project Manager,一個是 Product Manager,專業的 Product Manager 比較少見,大部分都是專案管理。另外還有人也將 Product Marketing 列入討論,不過這部分變成是 Product Manager 與 Marketing 的差異,管理跟行銷本質上就不一樣,這部分比較容易理解。

先看看不同的網路文章的意見:

一個 Project Manager 最大的任務就是將 Project 如期、如規格「正確」的執行,而這過程中,我想分為兩種層面的技能:技術與溝通。

技術層面上,PM 就是把業主/老闆心中想要的功能「翻譯」成工程師可以開發的規格、確認功能可行性、與業主/老闆確認規格、評估時間、排時程、確認優先順序、掌握開發進度、測試、驗收。溝通層面上,要去對專案所有關係人,進行不同協調,主要就是業主跟工程師之間的橋樑。

Product Manager 是以「使用者」出發、產品是否解決使用者的痛點、是否真正滿足使用者需求。你要討好的對象不是老闆、不是團隊成員、不是投資者、不是合作廠商,而是「使用者」。產品,就是一個隨時都有真實 user 在使用的東西。

所以做一個 Product Manager、或者待在一個做產品的團隊都可以深刻的感覺到,壞的情況是,當產品出問題或斷線,客服電話馬上進來、客服信箱馬上開始被罵;好的情況是,你也會收到使用者溫馨的回饋與感謝。

項目是局部優化工作。我們讓一組人為客戶創建(或改進已有的)功能,然後交給一個不知道為什麼變更、也不知道這個變更如何實現的團隊。變革的成本很高,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交到客戶手中。

圍繞產品(或服務)構建的組織有優勢,因為他們的組織結構可以監督整個工作過程,就是說,從想法到客戶,並基於客戶的反饋或反應想出新點子,形成閉環。我這樣說,是因為團隊為自己負責,對所提供的方案、交付質量、客戶體驗和滿意度有主人翁精神。進行看上去也許很小的變革,但是要允許想法快速地傳遞到客戶手中。

根據美國產品管理協會PDMA的定義,所謂的「產品管理(Product Management)」是指: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當中,通過不斷監控和調整市場組合的基本要素(其中包括產品及自身特色、溝通策略、配銷通路和價格),隨時確保產品或者服務能充分滿足客戶需求(Ensuring over time that a product or service profitably meets the needs of customers by continually monitoring and modifying the elements of the marketing mix, including: the product and its features, the communications strategy, distribution channels and price.)。而產品經理就是針對上述特定產品活動肩負所有責任的人。

Project Manager(專案經理):很重要,但通常是在食物鏈的底層 Product Marketing(產品行銷):很重要,但對於產品通常沒有實權 Product Manager(產品經理):通常在食物鏈頂層,但格局可大可小

行銷思維:盡可能讓對的受眾,精準接收到我想傳達的資訊,並做出行動。 專案管理思維:資源與風險的管理與控制,多方平衡。 產品思維:了解顧客的痛點,提出解決方法。 營運思維:流程觀與協作思維,讓各個部門順暢協作。

企業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,經常遭遇許多的瓶頸與風險,使得開發專案經常發生延遲、失敗的問題。歸咎其因,除了缺乏一套完整的新產品開發流程做好專案管理掌控之外,更缺少一位可以來整合各部門資源,掌控開發專案的品質、成本與時程,以增進產品競爭力的產品經理。

根據Wheelwright and Clark(1992)在《Creating Project Plans to Focus Product Development》的研究報告指出: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專案分為以下四種類型:

1.衍生產品專案(Derivative Projects)

局部創新與改進的產品專案,包括對現有產品改良以提升功能、降低成本,或為滿足不同區隔市場客戶的需求而改變功能外型。開發過程的風險較低,專案時程較短,所需資源也比較有限。

2.突破性產品專案(Breakthrough Projects)

突破性產品專案與企業當前主流產品開發專案有很大差異,資源投入的需求量高,開發風險與不確定性很高,但短期間很難產生成果與利潤,因此開發過程中遭遇的阻力就比較大。管理的複雜度遠要高過於其他三種專案類型。

3.平台產品專案(Platform Projects)

平台產品的改變幅度遠高過於衍生產品,但卻不像突破性產品使用從未發展過的新技術與新材料。平台產品比較著重於系統上的創新,衍生產品或許只改變產品中的一項特質(如:成本、品質、產品表現等),而平台產品則針對全面的產品問題進行改善。

4.研究發展專案(R&D Projects)

研究發展專案不屬於商業化應用的範疇,但因為它是上述三種產品開發專案的先驅活動,而且也會佔用相當比例的資源。


Product 與 Project 的差異在於生命週期 以及 時程,任何 Product 產品/商品,其生命週期會比 Project 長,因為身為 Product,其概念就是企業內固定在銷售的一個商品項目,而 Product 開發本身,可以切割為多個 project。

在 美國專案管理學會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 的定義中,專案是指一項暫時性的任務、配置,以開創某獨特性的產品或服務。專案有起迄時間。專案團隊並不是一直存在的,而是為了某一特定目的或產品組成的。

『專案管理』是將管理知識、技術、工具、方法綜合運用到任何一個專案之上,使專案得以符合要求。 』專案經過啟動、規劃、執行、監控、結案這五大流程,而專案經理人則運用專案管理的九大知識對專案進行管理,讓專案可以如期、符合品質要求並在成本內完成。

簡單來說,Product 每一次版本的功能與規格制定,到開發最後測試完成,這樣一個週期,完成了一個版本,則本產品的本次版本的專案就已經結束。

換句話說,專案是一時的,產品則會存在很久。

因為生命週期不同,產品管理者需要承擔的責任會比較久,至於專案管理的部分,基本上只需要在專案結束時,能夠順利結案就可以了。專案管理者要承擔的責任,就是產品本身所有相關的事情,包含產品要解決的問題,解決的方法,開發的過程,版本功能的分割,除錯,到後續的問題處理,還有維護,甚至是產品的行銷,所有的面向都要承擔責任。

至於重要性,個人認為是都很重要,遇到的問題不同,也各有各的難處。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正確的負責人,制度問題可以靠人去調整及解決,但是人如果錯了,就很難彌補問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